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我市突出思想引領、文化引領和實踐引領,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用充滿“泥土味”的理論宣講、飽含“人情味”的志愿服務,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入百姓生活、走進百姓心田。 “市黨代會為我們鄉村振興繪好了藍圖,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边B日來,碭山縣的鄉間地頭穿梭著一批由基層團干和團員青年組成的文明實踐宣講員。他們走村串戶,把“熱氣騰騰”的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送到當地群眾的心坎上?!斑@樣的宣講‘解渴’又提勁!”當地老百姓齊聲點贊。 用“小環境”解說“大形勢”,用“身邊事”解讀“好政策”。我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志愿者宣講團,深入各地開展宣講,用靈活多樣的“微宣講”傳遞黨的“好聲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各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靈璧縣堅持文明實踐與發展鄉村產業、培育新型農民統籌兼顧,將農業科技人員、能人、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依托創業基地、黨員先鋒站等陣地,常態化開展“靈巧科普”志愿服務活動,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等知識技能培訓,助力農民創新創業。 靈璧縣浩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培返鄉創業種蔬菜,一度因缺資金和技術陷入困境。通過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牽線搭橋”,他很快獲得了青年創業資金,解了燃眉之急。在“靈巧科普”志愿服務者的幫助下,張培掌握了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他還主動幫助周邊農戶一起增收致富。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把志愿服務與文明實踐相結合、理論宣講與聯系群眾相統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成融合思想引領、道德教化、移風易俗、文化傳承、志愿服務等多種功能的德育平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吃飽不忘災年景、穿暖不忘冬雪寒,浪費可恥節約榮、黨和政府率先行,新風尚送文明、公筷使用光盤行……”近日,在泗縣泗城鎮彭鋪社區舉辦的一場喜宴上,文明實踐志愿者梁賢地用老百姓愛聽的語言,把“制止餐飲浪費,倡樹文明新風”內容用快板說唱的方式唱給大家聽。 朗朗上口的語言,輕松活潑的表演,讓赴宴的村民入腦入心?!昂蛣e的宣傳方式不一樣,這種方式聽一遍就記得住,以前覺得打包飯菜不好意思,現在覺得鋪張浪費才丟人?!?一位村民聽完快板頗有感觸地說。此外,社區還利用兩輛閑置的大巴車作為“流動新風堂”,為群眾辦紅白事提供便捷貼心的辦宴場所。 我市各地堅持激活、整合、共享,統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好人館”等各類場所,根據文明實踐需要和群眾需求再配置、再優化,讓陣地建設“強”起來;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理論宣講”“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文藝宣傳”“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項目,讓群眾的心坎“暖”起來;探索形成“群眾點單、基層報單、中心派單、志愿接單、部門買單、社會評單”的“六單”工作模式,推動文明實踐服務點對點、實打實,讓體制機制“活”起來。 成風化人,潤物無聲。如今,濃濃的文明新風充盈宿州大地,浸潤群眾心田,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注入了強勁動能。?? 記者 謝文東
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1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