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10月15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21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共有2個先進集體和17名先進個人獲得2021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我市退役軍人、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埇橋綜合實驗站站長王敏榜上有名,也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 王敏,中共黨員,1972年出生,高級工程師,1990年入伍,1995年退役,現任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埇橋綜合實驗站站長。退伍不褪色。26年來,王敏扎根農村一線,探索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并在全省推廣;普及冬小麥精量播種技術,培育了2000多戶農機科技示范戶,每年為農民節約耕種成本近9000萬元;主動申請駐村扶貧,幫助27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1995年,王敏被分配到埇橋區農機局任農機技術員。作為一個“門外漢”,他潛心鉆研農業和農機知識,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各種技術難題,成為一位遠近聞名的“土專家”。2012年,王敏被任命為埇橋區第一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站長。他堅持邊學邊干、邊干邊學,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他帶頭探索的《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玉米(大豆)寬行距標準化種植技術》獲埇橋區政府科技創新獎,并在全省推廣,有效解決了秸稈禁燒難題,2016年至2018年累計節本增效7419萬元。 2017年9月,王敏擔任埇橋區大澤鄉鎮雪花村扶貧工作隊專干。他配合工作隊隊長,大刀闊斧抓黨建、帶隊伍,把全村上下的思想凝聚到脫貧攻堅道路上。他不辭辛苦跑資金、找項目,總投資約800萬元、全長12公里的村村通公路修建完工。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后,王敏立即投入到鄉村振興“主戰場”。2020年6月,組織上安排他到埇橋區興農供銷集團公司工作。他帶領公司組織人力、財力,對光伏電站進行管理、維護。目前,各電站運行正常。王敏還利用埇橋區夾溝鎮的土壤優勢,建立400畝紅薯產業發展基地,通過攻克種植技術難題,降本增效,每畝可實現增收700元以上。 面對獲得的榮譽,王敏低調地說:“我要以此為新的起點,把成功的種植技術傳授給更多農民,并科學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興旺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保ㄓ浾?傅子峰)
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1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