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青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時代呼喚大國工匠。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產業升級速度不斷加劇,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逐步轉變,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渴求與日俱增。據人社部數據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目前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2000多萬。一面是企業的求賢若渴,一面是高技能人才的遍尋不著,這些困境,預示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在傳統觀念里,讀好書上大學普遍被認為是出人頭地的人生正途,而學技術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尤其是近些年來,“分數為王”“排名決定成敗”等觀點在社會中大行其道,大批優秀學生被“掐尖”流入重點高中、重點高校,排名靠后的學生只能進入職業高中繼續學習。而這種現象反過來又加深了公眾的刻板認知:即普通教育才是好學生的歸宿,而職業學校被默認為后進生的選擇。 是時候該改改這種觀念了!放眼當下,世界經濟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科學技術和制造業的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也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這種變化讓高技能人才在就業市場上廣受青睞,而且也獲得了社會的關注和認可。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口碑”和“地位”在全社會都在不斷集聚提升。在工業4.0時代,高素質技術工人比寫字樓里的白領更“金貴”,更“高大上”。 撕去職業教育的刻板標簽,賦予職業教育“新內涵”,首先需要我們扭轉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固有印象。在全社會形成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技能型人才和學術性人才都是人才的普遍認知,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其次要打通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參加招聘、職稱評審、晉升等方面的通道。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地方出臺優惠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計劃,探索從優秀產業工人和農業農村人才中培養選拔干部機制,加大技術技能人才薪酬激勵力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 只要我們順應時代大潮,把握發展先機,厚植技能人才土壤,職業教育的“正道”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
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1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